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我国的企业和个人一样,贫富两极分化。有的企业资金太多,有的企业太缺资金;有的企业融资很容易,而有的企业到处筹不到资金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资产管理,都需要理财,而且这个需求很迫切。”对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发展,黄金老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。

信贷高增长会带来金融不稳

“现在的经济形势与1999-2001年情况很相似,呈现出一些特点:第一,经济低增长、低通胀。第二,企业高负债、低利润。第三,低就业、低收入。第四,资产价格高,股票涨,房地产涨。”黄金老侃侃而谈。

2002年,中国加入WTO,出口大幅增加,同时迎来了住房和汽车消费大势,促使经济走出发展的低潮,在2003-07年有了长时期、高速度的增长。但是目前,拉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还没有被找到。

黄金老指出,一方面,中国是出口经济,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出口急剧减少,尚且看不到恢复和发展的势头;另一方面,中国产业的唯一核心国际竞争力——低成本已然消失。而且,1998-2008年特别是最近五年,中国经济运行成本迅速上升,能源、原材料、土地及房屋、政务、运输、人工、人民币升值、税费、资金、环保等十大核心成本全线飙升。“以国际油价为例,相较高点时便宜了许多,但是三年前油价是35美元/桶,现在每桶油价六十几美元,升了一倍多。由此看来,即便是全球经济转好,中国出口也很难恢复到以前的规模,目前的经济是比较虚弱的。”

谈及今年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达到7.37万亿元,银行融资占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比例超过90%,黄金老表示,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,决定了银行融资的主导地位。城镇化、重化工业化阶段,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,设备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庞大,带来了强劲的银行融资需求。所以,银行信贷高增长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。曾在人民大学苦读政治经济学的黄金老引用了列宁在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》中的一段话“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及其集中于少数几个机构,银行就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,他们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,以及本国和许多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来源。” 列宁论述的时代正是德国工业化时代,今天的中国要不是分业经营限制,银行则会买下大半个国家。

“2001年,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构成中,银行融资占比为75.9%,此后逐年上升,2004年达到87.9%。2005-2007年实行贷款规模控制,银行融资占比下降,2007年低至78.7%。2008年最后2个月贷款规模控制取消后,银行融资占比再次跃升至83.1%。2009年1-6月,银行新增贷款达到7.37万亿元,银行融资占比超过90%。”

有业内人士预计,今年全年信贷将超过10万亿。对此,黄金老表示,今年全年的信贷增长会在9.5万亿左右,要控制信贷的稳定健康增长,7月份可能是弱增长,以后每个月有5000亿增长就不错了。“今年信贷总额控制在8万亿左右是比较理想的。经济增长速度要在8%以上,信贷增长就不能低于8%,占GDP30%的信贷每年增长10%以上是很难想象的。”

新一轮债转股势难避免

“产业是经济的核心,有产业有金融,无产业则无金融。”黄金老认为,中国的银行业必须服务于产业的振兴和升级,跟着产业的指挥棒走。“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经济情况,美国现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、新能源产业,而中国还在基础产业、基础设施建设阶段,需要哪个产业就发展哪个产业。所以,中国银行业投向全国16万亿的固定资产贷款中有8万亿投向基础设施很正常,这切合实体经济需求。”

在今年上半年的7.37万亿的贷款中,估计有40%投向政府和政府相关的项目。黄金老指出,新一轮债转股势难避免,“今年上半年7万多亿的贷款,近4千亿的利息。据统计,去年整个国企的利润5千多亿,这就相当于企业给银行打工,长时间下来,企业连本金也不还了。”

政府融资平台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债转股是必然的,首先,资产整合而成。这个平台的资产是整合而成的,它本身没有资产,是一个壳,通过在里面放一些项目,注入一些资金。账面上虽写了注入,但是资产投资还是各自为战。曾在地方政府做过州长助理的黄金老指出,“这会带来很大的隐患,资产注入了,负债、社会负担却没有过来。所以中国的国企负担很重,清算的时候,负债、责任都来了。”其次,防风险来源靠财政。这会使财政会越来越困难。第三,企业管理者为政府官员。政府官员往往经营意识、风险意识不强,把企业管理者当政府官职来做。上述特点决定,这个融资平台不等于一般的企业。

商业银行没有管理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的经验,就贷出几万亿,风险很大。黄金老建议,银行应控制贷款规模,上半年新增贷款已达7.37万亿,“现在应该是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,把现有的项目做好,对新项目不再贷款。新增贷款控制在8万亿是比较合适的,风险管理的挑战对银行来说很艰巨,更不用说贷款放出后的市场风险了。”

针对目前国家出台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,黄金老表示,经济全球化时代,产业导向不可能由政府决定,要能揣摩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,看到未来的发展。“日本在1970年代发展微电子产业,就抓住了市场未来发展方向,微电子占领了产业的制高点。所以第二次石油危机对日本触动非常小,但给欧美的冲击比较深。在后来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时期,由于日本的体制特点,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方向错误(发展大型计算机),始终不及欧美。所以我们现在重要的还是服务于现有的基础产业,振兴经济。”

商业银行介入股权投资势在必行

我国经济处于城镇化、重化工业化阶段,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,设备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庞大,带来了强劲的银行融资需求。在经济发展较好的2003—2007年,企业利润丰厚,负债率过高问题不突出。现在的情况与1998-2001的情况相似,企业的高融资使得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,财务负担沉重,必须要寻求增资途径。

黄金老指出,中国是一个银行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国家,不管主观上接受不接受,银行都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向企业提供资本金。“1999年,银行4596亿债权转为股权,后来核销了2万亿的不良资产,换回了30%的股权,一万四千亿变成了变相的注资。据统计,从98—08年的十年里,银行隐性地为企业注资2.5万亿左右,而这十年国有企业的新增资本总计才10万亿,银行资金占了四分之一。”

这其实是银行隐性地为企业补充资本金,而这种形式存在危害。首先,造成企业财务成本很高。其次,造成整个社会信誉文化的倒置。有的企业债务多了就不还了,这样对企业的信誉文化构成危害。第三,对公司治理没好处。因为股权对公司管理层的干预力度大,而债权不能。

黄金老认为,将来的银行业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股权投资,必须要在法律上允许银行间接持有企业的股权。“这是个大事,中国必须要解决这个事情。允许银行设立股权投资公司,是一个比较好途径。由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慢于银行资产的扩张速度这一客观存在,尽管“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独资”写入了1993年《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》并在1995年《商业银行法》得到法律确认,但国有银行最终都股份化了。中国银行业能否持有企业股权也会经历类似过程。”

银行的理财业务属于“散打”

中国是出口经济,顺差地位、资本过剩必然是长期现象。资金多而又没有好的项目是主要矛盾。社会过剩资金主要来自两方面,一是部分个人积累的财富,富的人很富。二是部分企业的闲置财富,有的企业资金太多,有的企业太缺资金;有的企业融资很容易,而有的企业到处筹不到资金。我国的企业和个人一样,贫富两极分化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资产管理,都需要理财,而且这个需求很迫切。

目前,市场上提供理财的业务的主体很多,包括银行、基金、证券、保险等等。黄金老指出,银行应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,但是,本身具有信誉良好的优势的银行理财,由于监管环境和银行理财业务的“打法”,可能会在这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。

一方面,银监会7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规定,银行理财投资包括投资固定收益债券、与信贷市场有关的一些产品,不允许投资二级市场的股票,也不允许投资股票型基金。

另一方面,银行在理财业务上也相对落后于保险、证券、基金等竞争对手。保险业、证券业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,发展了专业的理财队伍。比如,人寿资产、人保资产。黄金老说:“银行的理财业务属于“散打”,个金部、资金部虽都有业务,但是不够深入,银行的资金都交给信托公司、基金公司、证券公司管理,自身的管理比较弱。这样,要么客户承担的成本高,因为银行收费高,要么银行就不赚钱,只能是这个结果。银行的部门之间又相互独立,构不成体系,所以竞争力相对较低。”

提及个人投资,黄金老坦陈,从客观上讲,现在的市场虽然风险较大,但也是个投资的好机会。

事实上,在此次金融危机中,中国资金的流动性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,而且还新增了流动性。与2000年、2001年一样,资金都在寻求出路。大家对实体投资不感兴趣,资金过剩后,大家还是选择投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。

“中国目前的情况与当年日本不一样,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本输出。当时中国有100多家外资银行,其中70多家是日本的。但是,中国的资本走不出去。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,整体实力增强,但是没有技术和管理,所以资本在走出国门后,也只能做一件有把握事情——买资源。到目前为止,实业投资中,除联想收购IBM没有亏损,是最成功的国际实业投资外,鲜有成功。”黄金老表示,中国的股市与楼市等投资市场不会出现日本当年的空心化情况。中国的成功依靠低成本,而到国外后,低成本优势荡然无存。日本经过40年的发展造就了很多世界级的大企业,在世界各地开厂。而作为制造王国的中国,没有一种制造业能在国外开厂。所以,即使中国把资本市场放开,资本也不能大量输出。

3000点之上的我国股票市场的确很脆弱,实体经济没有利润,靠的是政策市,信贷政策一紧,市场就会大起波澜。如同1999-2001年的情况。1999年-2001年6月14日,中国实体经济虚弱,但股市涨势如虹,上证综指达到2245点。随后由于财政部一纸减持政策便步入漫漫熊途,直到2006年12月14日才重新突破这个高点。所以,如果不是天天浸淫于股市的专业投资者,还是要遵循价值投资导向为好。银行和地产是我国现阶段两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黄金老

黄金老

19篇文章 13年前更新

1972年生,安徽安庆人,经济学博士,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(2004),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,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,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,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,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、中国改革开放论坛、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,第十届共青团吉林省常委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