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我国是净出口国家,资金过剩是长期现象。中国的资本必须要走出去,实业资本、金融资本都需要去尝试,现在是个机会,关键看我们如何去操作。一般而言,在泡沫经济发生时须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,泡沫破灭后须投资上市公司的股权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,上市公司股价跌幅多数在30%以上。特别是一些蓝筹股,经营机制、渠道、客户基础都不错,本是机构投资者的压仓石,现在机构投资者为摆脱流动性之困而大举抛售,导致价格超调。比如,必何必拓公司 PE由 19.3倍降至5.1倍,力拓由25.4倍降至2.9倍,这么大的调整,显然是基金等紧急撤资的结果。对这些全球能源霸主公司,我们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增加投资。中国、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崛起,对资源的强需求是长期的。

金融企业有其特殊性,高负债,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、客户基础、渠道和人才,波动性较大。我们要投资,应首选渠道资源丰富的金融机构,渠道优势波动性小,难被对手超越。发生金融危机时,金融机构的股票总是跌幅最为深重的,但恢复也是最快的,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股涨的就快一些。

这里,我特别强调,过去我们讲对外投资,总希望握有较大股权,做战略投资者,这个思路要改。我国金融机构投资境外,宜先做财务投资者,着眼于博取中短期的价差收益,切不要因作长期股东打算而支付很高的参股、收购溢价。鉴于我们作为初学者的管理能力,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初步了解,还有鉴于西方国家对我国资本的戒备心理,做财务投资者更好,1%左右的股权并无不妥。当然对于资源性公司股票,握有控股权更好。08年国家外管局对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1.6%的股权投资很恰当,好于某些10%左右的无投票权股权投资。

对于人民币国际化,我想政府还是持“善意的忽视”为好,如同美国政府对待美元化、欧洲央行对待欧元汇率一样,不支持、不限制,顺其自然,随时观察。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是大国战略维护和市场选择的共同作用结果,不会因本次金融危机而发生多大改变,还是中央的精神高瞻远瞩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黄金老

黄金老

19篇文章 13年前更新

1972年生,安徽安庆人,经济学博士,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(2004),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,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,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,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,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、中国改革开放论坛、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,第十届共青团吉林省常委。

文章